|
“来来,请喝水。”走进大荆镇政法办,工作人员热情地从消毒柜里拿出水杯,倒出开水。自实施垃圾分类以来,大荆镇就给每个科室购买一台消毒柜,每个柜子可以装9个杯子。
“科室有客人过来,我们就拿杯子倒水喝。使用完立刻进行消毒,方便又卫生。”工作人员陈宇华介绍,一次性物品给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背后是巨大的资源浪费、极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有了消毒柜,一次性杯子退出历史舞台。
大荆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拒绝一次性杯子,并不是做做样子,而是强制行为。购买替代的杯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使用一次性杯子现象。
在大荆镇政府大院,垃圾分类体现在无处不在的细节。四类垃圾桶摆放在走廊,该镇细心购买了茶汁垃圾桶,每个办公室内,则放置了两类垃圾桶。
据悉,大荆镇各机关、社区、站所围绕“垃圾分类,机关先行”的工作要求,以“提高分类率,提升分类质量”为重点,按标准配齐、配足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规范标识、颜色、种类,做好日常维护工作,提升分类实效。
“做好垃圾分类需要全社会发力,党政机关把这个头带好,相信全镇垃圾分类的目标将会早日达成。”大荆镇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
在大荆镇第一小学,垃圾分类开展得有条不紊。校门口的墙壁上,印入眼帘的是垃圾分类箱、绿色的树木等墙绘,30多幅精美的垃圾分类宣传画跃然墙上,均由该校学生于10月份创作,内容涉及垃圾分类的益处、分类方法、回收种类、垃圾去向、资源循环再利用等。
“原本这面墙很普通,现在被这些孩子一画,真是好看。”路过的村民被这一新景象吸引住了。
为充分宣传垃圾分类理念,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垃圾分类攻坚战,该校开展垃圾分类系列活动,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如成立一支垃圾分类志愿者宣讲队伍,宣讲垃圾如何分类、分类后如何运输处理、抽查学生正确分类知晓率等,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守护家园。全校开展“盘盘净餐 人人节俭”的“光盘行动”。
大荆一小还根据年级特点,开展不同的体验活动。如一二年级开展环保创意小发明,利用废旧物品作为手工材料,进行设计、加工、制作,实现变废为宝,成功制作了小玩具、小工具、小工艺品等成品。三四年级寻找垃圾分类代言人,由学生与家长合作,通过制作垃圾分类标签或微型分类垃圾桶等,引导学生们在家中实行垃圾分类。
来源:乐清大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