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患者家属谢先生冒着酷暑来到我院,只为亲手向我院放射科副主任潘阿善献上锦旗,表达他与父亲满满的谢意。“自从父亲生病后,我跑过好几家大医院,做磁共振检查,我只信任你!”他握着潘医生的手激动地说。而潘阿善医生认为,不断提高诊断技能、为患者提供细致精准的诊断是医生本职,患者这份信任让自己很受感动。
这个温暖的医患故事,要从去年说起。
2021年6月,谢先生的父亲鼻咽癌肝转移,在上级医院治疗后,就近在我院做磁共振复查。在去年的一次磁共振复查中,潘阿善医生发现患者出现一个微小的病灶,告知家属需做进一步检查。谢先生马上带着父亲辗转好几家上级医院检查,却均被告知没有发现病灶。没想到,一个月后复查时,这个病灶已经变大了。患者去上级医院做了射频消融,回乐清后复查时,潘医生诊断病灶大部分还存活着,但上级医院经治医生却认为消融已成功。又过了一个月,患者再次复查时,发现病灶又变大了……
中途还有一次,患者在上级医院做了磁共振复查,报告中却没提及后腹膜淋巴结转移。“幸亏我们每次在其他医院做了磁共振检查,都会习惯性地找潘主任再看一下,这次也是被他发现的。”谢先生说。潘阿善医生说,针对这类患者,他都坚持关注有没有发生转移灶及转移灶的存活性,即便上级医院的报告中没有提及,他也会仔细与上一次的影像作对比,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观察。
类似的情况,中途发生了好几次。由于潘医生一直对患者有系统的追踪检查,对患者病情了然于心,所以每次的细微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后来,连上级医生也吩咐谢先生:“你们以后只需在乐清医院复查,找潘医生对比一下就可以!”
一年下来,医患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度,谢先生一直夸赞:“潘医生很可靠!”潘阿善医生说:“这事情很小,患者却记在心里,还特地送了锦旗来。其实我们科室的同事都具备了良好的诊断水平,是患者一直以来的信赖,让我们做得更好,更有动力。”
来源:乐清市人民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