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因好友改名“文件传输助手”而被骗多年 律师解读:侵害了当事人的权益

[复制链接]

984

主题

1879

帖子

4221

积分

小伙伴

Rank: 1

积分
42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苏心何 发表于 2024-3-4 16: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因好友微信改名为“文件传输助手”而导致被骗9年且未发现的经历,并表示自己已经报警处理,但警方尚未找到更好的处理办法。目前,对方账号已因投诉而被封禁。


  该网友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经历

  9年内多次传输隐私信息

  对方均未提醒

  该网友在社交媒体自述称,当时因刚接触微信不熟悉功能,在其概念中一直有两个“传输助手”,但因为频繁使用,所以显示的是“最近常用”,而不是显示“微信功能”和“联系人”,因此一直未发现其中一个实为好友的账号。直到近日,该网友发现自己所用的“文件传输助手”变成了“文件传瑜助手”,并且还发布了两条朋友圈才注意到有问题。 

  “这9年以上的时间,我发过各种照片,包括身份证、银行卡、手持身份证照片、房产证、家人的身份证、自拍照、自拍视频、学信网证书、学历证书等隐私信息,但没有私密照片。”该网友认为是好友改名且不告知本人故意偷窥自己的生活,其强调,在这九年中,对方也从未对其有过任何的提醒。 

  该网友表示,目前已经查询其好友没有拿其照片办网贷,百度识图也并未搜索到自己的照片,也就是并没有被上传网络,但不清楚是否有其他违法行为。“我报警,不是为了追究责任,是找到他,以后如果我名下有贷款,信用危险,我当然第一时间找这个人看是不是他干的。” 

  最后,该网友称分享这段经历后,自己也收到不少其他网友类似经历的分享。“警醒大家也一定注意小心,不要上当受骗。” 

  记者搜索发现,早在2023年6月,腾讯微信团队就曾在社交媒体分享类似事件,并发布官方澄清公告。目前,记者尝试更改成微信名为“文件传输助手”或相类似内容已经无法操作。


  微信官方团队曾分享类似案例并澄清,有网友留言称“有人冒充”

  律师解读:

  “就算是好玩,也是违法的”

  此类将名字改为与微信功能相似的名字,以及修改相似头像的行为是否涉及触犯法律?就此事,潮新闻记者采访浙江伦和律师事务所的王逸芸律师。 

  “就算是为了好玩,其实也是违法的。”王逸芸认为,此类将名字改为“文件传输(瑜)助手”,以及修改相似头像的行为可能是出于“好玩”的目的,但也可能是好奇“无论其出于何种目的,都具有误导性,会致使当事人误以为其个人账号为腾讯官方功能,侵害了当事人的权益,其就算未将当事人隐私泄露也是违法的,且放任不提醒持续窥探的行为更是加重了其侵权行为。”

  王逸芸指出,若是这个过程中泄露当事人隐私或者利用当事人信息进行违法犯罪行为,致使当事人的隐私受损、财产损失甚至更严重的权益受损,那么其行为涉及刑事犯罪,如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经营罪等。“当事人在遇到该类事件时可通过向网信部门投诉、举报等方式对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进行监督,共同维护良好网络生态。也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若是涉及个人隐私泄露或违法犯罪行为的,则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近些年,随着网络的发展,国家出台了很多针对健康使用网络的规定,其中明文规定了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使用的规范。”王逸芸介绍,根据《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第八条第六款、第七款:“互联网用户注册、使用账号信息,不得有下列情形:(六)以损害公共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为目的,故意夹带二维码、网址、邮箱、联系方式等,或者使用同音、谐音、相近的文字、数字、符号和字母等;(七)含有名不副实、夸大其词等可能使公众受骗或者产生误解的内容。”


  记者尝试修改微信名称,显示操作不了。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腾讯已经不允许更改微信名称为‘文件传输助手’了。”王逸芸表示,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在该类事件中,平台承担了监管义务,平台在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或者冒用组织机构、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虚假注册的,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而在用户账号使用过程中,平台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便捷的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处理用户和公众投诉举报;平台应当建立账号信息动态核验制度,适时核验存量账号信息,发现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应当暂停提供服务并通知用户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应当终止提供服务。

  “微信的官方文件传输助手是系统内置的功能,不会以普通账号形式出现。在搜索时,务必确认账号的真实性。一个小技巧是:官方助手不会有朋友圈动态或响应消息。”最后,王逸芸强调,在使用任何社交媒体或通讯工具时,都要保持警惕,特别是对待那些未经验证的功能或账号。“也要加强个人隐私保护,不要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存储或传输高度敏感的信息。”

稿件来源:网信浙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1-22 10:22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