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人制足球场上,年轻人尽情驰骋;室内篮球场内,球友们以球会友活力四射;恒温游泳馆里,孩子们欢乐畅游;百姓健身房中,社区居民用一元钱乐享健身器材……近两年来,石帆街道东朴湖经合社不断创新文体事业发展,致力于打造新业态、构建新格局,积极推进运动休闲产业,建成了令城里人都羡慕的美丽乡村。
东朴湖紧邻104国道,常住人口近千人。由于临近工业强镇虹桥,早些年这里出现过上百家小工厂、小作坊,工业产值曾一度占整个石帆街道的十分之一。
尽管工业产值高,但小作坊的无序生产也给村庄环境带来了反噬。曾经清澈的村河变黑发臭,路边垃圾成堆,村道成了大型停车场,杂乱无章的村内环境一度令东朴湖“臭名远扬”。经合社干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大家深知破坏环境带来的经济增长是无法持续的,如何带动经济转型,成为该经合社班子案头上的第一要事。
“搞工业没规模,搞农业地不多,我们就想着不如发展文体产业。”东朴湖经合社党支部书记郑邦辉告诉记者,拆违腾出的空地如果不及时利用起来,很可能反弹。起初,大家打算将拆后空间建成公园,但考虑到东朴湖三面环河,绿化面积较大,每年花费在绿化管理方面的费用就达一万余元,于是大家决定将这片空间建成健身场地,让居民有健身娱乐的场所的同时,也能增加经合社的集体经济收入。
这个提议立即获得了大家的支持,东朴湖的能人志士主动筹集了70余万元建成一个八人制足球场。绿茵草坪、绚丽灯光很快吸引了周边居民前来踢球,甚至市区、柳市一带的球友也慕名前来一展球技。
高人气带动了“夜经济”,由于场地条件较好,球友们热情高涨,不少球队主动提出愿出资预约固定场次,这也令经合社社员们看到了文体事业的发展前景。这两年,在石帆街道的引领下,东朴湖盘活有限的土地资源,推动文体产业朝着年轻化、科技化飞速发展,相继建成室内篮球馆、恒温游泳馆、百姓健身房等体育设施场馆,打造朴湖社区体育中心。目前仅已建成的4大体育设施,每年就为东朴湖经合社带来了近百万元的集体收入。而该经合社也不断创新服务载体,为辖区居民提供“一元钱健身”等福利,令居民幸福感不断提高。
东朴湖篮球场引来市民以球会友。 黄瀚 摄
“这几年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环境,市民对文体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如果我们能把握好时机将自己打造成文体培训集聚区,吸引文体机构入驻,将来一定大有作为。”郑邦辉说,文体产业想要“唱出好戏”,更需要政府帮忙“搭台”。今年,石帆街道已将朴湖社区活动中心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大力支持当地文体产业发展。接下来,东朴湖还将趁势而上,继续建设门球场、室内羽毛球馆、综合体育馆等一系列设施场馆,形成集足球、篮球、羽毛球、门球、游泳、百姓健身房、智慧游步道为一体的文体培训集聚区,努力打造乐清中部最大的体育运动中心。
来源:石帆街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