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1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壮观!乐清这所学校,千人同台诵山海诗篇

[复制链接]

6355

主题

6359

帖子

7402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74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清之窗 发表于 2020-12-5 15: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当冬季的风
吹开了传统文化的锁
一首首诗歌
就从岁月的长河中跳跃出来
“海月四更移塔去,天风万里擘松开。烟消日出无人到,独自看云海上来……” 12月4日下午,育英学校小学分校第19届“千人经典诵读”大戏在学校体育馆震撼上演。六个年级紧紧围绕“海洋文化”主题,分班组合,载歌载舞,齐诵经典篇章,共献视听盛宴。
率先登场的一年级小朋友带来了《海洋渔趣》,分上、下两个篇章。上篇以小古文《蜘蛛》开篇,结合话剧伏羲结网,带领大家初步认识渔网的由来。接着,诵读《江上渔者》,表现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之美;从故事走向古诗,通过歌舞的形式唱响《江南》,最后在《小儿垂钓》舞蹈中结束。
整个节目将水和鱼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潺潺的流水声中,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鱼”“小虾”“小螃蟹”带来了一句句经典的诗文。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和整齐动听的《渔歌子》朗诵,一段优美的舞蹈呈现在观众面前。展演在《题秋江独钓图》的合唱声中精彩落幕。
二年级以《山海渔韵,域美乐清》为主线。乐清人靠海吃海,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上篇以“山海渔韵”为基调,再现了乐清的上水景观和鱼米之乡的画卷,展现了乐清人民的勤劳和勇敢。
下篇以“域美乐清”为基调,主要讲述在当前乐清“全域美”的号召下,在海洋经济的带动下,乐清的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等正在不断发展,山海乐清正悄无声息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年级分两场进行,首先由三(2)、三(4)、三(6)三个班级带来的《千古神韵——山海经》四个篇章。上篇《山海经》之异国篇,介绍了大人国、小人国、羽民国、厌火国。中篇《山海经》之神兽篇,介绍了烛龙、鲲鹏,下篇《山海经》之神话篇,讲述了《精卫填海》的故事,最后以《精卫填海》的歌舞结束。
三(1)、三(3)、三(5)、三(7)班展示了《溪趣 江情 海韵》,从涓涓细语到激昂文字,让师生们沐浴在中华经典中。第一篇章“溪趣”,将如诗如画的溪景带入会场;第二篇章“江情”,阴阳上去中回荡着慷慨激昂;第三篇章“海韵”,伴随着温婉缠绵的舞蹈《鱼儿》,引人入胜。同学们以别出心裁的服装造型和自编自演的情景给诵读平添了无限韵味。
四年级带来的《擘画乐清湾》是钟吉光老师讴歌乐清山海风情的原创诗作,是七个班班主任通力合作创作的佳篇。
作品分四个篇章,第一篇章《海韵箫声》谈由来,第二篇章《海祸蛮荒》忆峥嵘,第三篇章《海乐清风》赞先贤,第四篇章《海擘征程》又启航。师生们将主持、诵读、舞蹈、歌唱、情境表演等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融为一剧,折射出乐清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之光。
“任远古的风抚摸两岸的蒹葭,用碧蓝的水化开远古的鸿蒙,荡涤出华夏大地的明丽。”五年级上篇以《水之韵·诗之魂》为主题,吟咏《观沧海》,感受曹操的豪迈情怀;诵读《将进酒》,体会李白借酒兴诗、登高饮宴的畅快。在潋滟的水光中,借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春江花月夜》描绘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之梦。
五年级下篇以《共饮一江水》为主题。同学们从长江的源头一路向下,经三峡,感受重岩隐日、午夜见月、悬泉瀑飞漱、清荣峻茂趣的壮丽景致;感受古代文人墨客用春的绿水、夏的黄梅彰显的长江之美,体验他们用秋的云雨、冬的暮雪抒写的长江之韵;到黄鹤楼,感受李白和孟浩然的真挚情谊;至北固亭,体会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六年级压轴登场,演绎《静水流深藏若虚 沧笙踏歌舞太平》。整台节目共分四个篇章,首篇《祭海谢洋 海天和韵》,由“天地起源•女娲补天”起,承接神话精卫填海,在富有神秘色彩的祭海中感受古人对海洋的敬畏和崇拜。第二篇章《抒怀言志 豪情似海》走进三国,借曹操的《龟虽寿》和《观沧海》感受深似海的豪情壮志,在气势雄浑的合唱中掀起了一阵高潮。
第三篇章《沧海一粟 碧蓝如茵》以层层白浪为衬,在清风明月间体会大海的丝丝柔情。舒缓的音乐、动人的舞姿,将海的柔情诠释得淋漓尽致。第四篇章《扬帆远航 寰宇四方》在朗诵、演绎中,亲历郑和远航出征的皇皇声威和寰宇四方的博大胸怀,气势恢宏,声势浩大,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震撼。
读经典,诵经典,让每个孩子都能登台展示。育英小学分校自2002年举办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每年的文化节,“千人经典诵读”都是压轴大戏。孩子们通过诵读经典名篇,丰富积累并增进文学修养,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领略传统古诗文的丰富内涵。
来源: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2-22 14:4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