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你读书了吗? 你有多久没看书了? 最近读的一本书叫什么名字? (灵魂三问)
在成为教师的那一刻起 是否, 你口中天天催促的是 “孩子们,你们要多看书啊” 反而,忘记了 自己也是 人生课堂还未毕业的学生 读书,是一场旅行 路边的风景总能让你眼前一亮 心中的枯叶总能再次生根发芽 近日,育英未来教师学校开启了 读书分享会 两位教师将《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送到各位面前 望 · 亲启 “要把做教育之事的过程,变成感悟人生的过程,更要变成体悟生命成长的过程!”
读书,这种受益不是技术层面的,外在相术上的受益,而是叩击我的灵魂的,内在心灵上的受益。
一、他内与我向
作为教育者,经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习惯了以他人为教育对象的人,常常遗忘自己的存在,而且“自我感觉很好”。我们教育者,特别喜欢“好为人师”。很惭愧,我就有“好为人师”的习气,还把这习气带到家里,弄得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叛逆,感觉不到人生的幸福。
二、知识与智慧
真正的教育应包含智慧之爱,它与人的灵魂有关。而现今的教育,已不再流淌智慧之爱,汩汩而出的只是知识。现代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特殊智能的训练而胜任某一种职业,从而使教育萎缩为职业的附庸和工具。实在是可悲可叹。
三、倾听与应答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在倾听和应答两件事上,“倾听”比“应答”更重要。如果我们没有听到有关的信息,我们的“说”就是无的放矢。真正的倾听,不论时间是长还是短,都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
四、静默与喧嚣
教育孩子就像种庄稼。禾苗的生长有内在的规律,教育者应该向农夫那样,在适当的时候给禾苗追肥、浇水,更多的时间不特别去打理这些农田,让禾苗自由自地成长即可。愿我们的师生都能享受静默的教育,这才是教育该有的味道啊!
“一个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不同文体和风格的文本,展现出不同的教育视角和声音。
“作为教师,思考今日教育的起点,不再是我们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而是我们要给学生什么样的人生。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你想给他们什么样的人生,就会给他们什么样的教育;另一面是;你给了他们什么样的教育,就会让他们度过什么样的人生。真正的教育,必定是繁重漫长的“慢教育。”
真正的教育应包含智慧之爱,它与人的灵魂有关,因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李政涛教授认为,现今流行的教育,诸如培养学习兴趣,学得一技之长,增强能力和才干,塑造个性等等,都只是教育的形式,而非教育的灵魂。
教师要会阅读,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行动力。要在阅读和研究中发现孩子的宇宙,呵护孩子的宇宙,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忘记了对自身宇宙的审视和思考。教育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换言之,就是宇宙与宇宙之间的关系,是大宇宙与小宇宙的交融和转化,是双向滋养和双向构建的关系。
THE END 来源: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