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当第一缕微带寒意的晨风拂过脸庞,当草叶尖上凝结起第一颗晶莹的“白糖”,当枝头的红枫燃烧得如火如荼,秋天正准备唱响它最深沉、最丰满的一支歌谣——霜降,来啦! 
 这不仅仅是日历上一个简单的名字,它是大自然发出的“深秋邀请函”。近日,七色光中队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节气之旅”,跟着霜降的脚步,去探寻自然的奥秘,去体验创造的快乐。
 
 
 霜降习俗,传承文化主题班会课上,班主任林老师通过生动的PPT课件,从“霜降的由来”“霜降的习俗”“霜降的养生”等方面讲述了“霜降”节气。同学们饶有兴致地了解了赏菊、吃柿子、赏红叶、登高远眺等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林老师通过展示各地霜降习俗的图片和小故事,引导同学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鼓励大家在生活中观察和体验节气习俗。 此外,林老师带领同学们品读了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五》、陆游的《霜月》、杜牧的《山行》等经典诗作。通过逐句讲解和齐声诵读,同学们不仅领略了诗词的韵律美,更体会到古人借霜降抒发的情感与情怀,进一步提升了文学素养。
 
 “风卷清云净,空天万里霜……”伴随着音乐,同学们还表演了元稹《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的手势舞,用灵动的肢体演绎霜降的诗意,在律动中加深对节气的认知。
 
 霜降之美,诗意秋韵 七色光中队拍摄的“东塔公园的秋” 霜降时节,大自然仿佛被一支神奇的画笔描绘,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画卷——秋天的蓝天、秋天的草地、秋天的风、秋天的雨、还有那些可可爱爱的花花草草以及像花儿一样的少年。沐浴着秋光,同学们前往公园、田野等处,感受诗意秋韵,采撷秋日美好。
 同学们一起组队了解秋季花草的生长情况,捡拾花草、落叶,制作成书签,在体验中感悟霜降时节,收集属于自己的秋天的记忆。
 
 当我们邂逅霜降与秋天,同落叶、草木共舞时,不仅欣赏到了大自然之美,还体会到了传统文化。
 
 霜降之乐,劳动可贵连日来,同学们在学校的“节气园”劳动基地里开展蔬菜种植活动,传承节气文化,体验农耕乐趣。 在家长的带领下,松土、洒水、施肥、播种,栽种幼苗……同学们干劲十足:有的拿着小铲子,用力地翻整土地,用手把小石头一颗颗捡出来;有的拿着菜籽,认真地播撒进土里;有的仔细地算好株距,小心翼翼地把包菜苗和花菜苗种进土里。
 
 每一颗此刻播下的种子,每一株今天种下的幼苗,在阳光、雨露和同学们的呵护下,是等待收获的期盼和丰收的喜悦。
 
 霜降之趣,好“柿”成“霜”“柿柿”如意 扭出精彩。项卓娅妈妈走进“家长课堂”,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精致可爱、充满趣味的扭扭棒柿子DIY手作,让“事事如意”的美好期许在霜降时节悄然生长。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柿子寓意事事如愿,是吉祥的象征。”项卓娅妈妈边讲解边细致演示了扭扭棒柿子的编织技巧,“把两根橘色的扭扭棒拼接在一起,缠绕在铅笔上,取一根绿色扭扭棒从中间穿过,然后一端从橘色圈圈中部穿过,再拉紧两端,你们看看,小柿子是不是出来啦?”同学们静静聆听,默默记住步骤要领,开始巧手制作。饱满的花苞、灵动的绿叶、逼真的花茎……很快,在扭扭和绑扎缠绕中,一个个鲜艳可爱的“柿子”跃然眼前。
 最后,项卓娅妈妈再用花杆和花艺胶带将同学们做的“柿子”组装在一起,哇,美丽的“柿柿如意”花完成啦!那圆润的形状、艳丽的色彩,让人好生喜欢!
 一霜一秋尽,一岁一安然。在这个枫叶飘零的晚秋,愿所有人邂逅最美好的风景,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路,“柿柿”皆如意!
 
 来源:乐清市乐成第一小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