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我主观封的,以下仅代表本人个人听鼓体会。
今天上水时,没看到银溪的龙。城关的鼓帝,在银溪。
城关的鼓皇,在北门,前几年不敲了,晋位太皇。
鼓皇的鼓,我第一次听是在2012年,那时候北门还是两条龙,俩老头敲。其中一个胖点的,眼神很犀利的,就是我心中的鼓皇。不知道他几多高龄了,但初看他现在斗起龙来,我就可以想象早20年前,他在水上杀疯了的样子。
鼓皇的鼓,有劲儿,啪啪的,是河道里穿梭的龙舟中最响的;那鼓点,有韵律,起势带劲,鼓舞起龙舟就开冲,缓势有承有转,咬劲中夹带稍歇,操控着桨手长吸短呼,吃那划水后举桨的空档给划手的耳朵做按摩,梳顺气力,再插桨时有韧劲,冲势时不要命,呱呱的,带着锣手、前后舵手、桨手,还有跳龙头的,拧到一块,劲往一处使。锣手,龇牙咧嘴,甩膀子“咵”,铜锣打裂算球;前舵手,双臂滚起风火轮,手中长艄如龙翼扑腾翻飞,誓要带舟冲天;后舵手,高坐龙尾身坚似泰山,双手若铁铸,凝固穏舵,航线不偏分毫;桨手,人化桨,桨是人,人桨合一,桨随鼓走,鼓不停,桨不怠;跳龙头的,此刻爷们龙王上身啦,爷们起飞啦,撒丫子跳啦,跳得比身后的龙头还高啦!身形坠下时把船首压水,弹起时连带船首高高翘起,配合着桨手往后推水的时机,整条龙舟在水面上一跃一跃地往前蹦。
我有回没坐上,在一旁看鼓皇操着龙舟斗天斗地,逮谁斗谁,那手上的鼓槌,好像两柄银龙枪,每敲一下都往前刺,鼓舞得龙舟如利箭般冲风跃浪,坐头档的小年轻被河风灌得眼睛都睁不开,埋头使劲就对了,鼓声不停我不停,命不要啦,浑身力气都拿走吧,老少爷们给我莽上去啦!
在鼓皇的龙舟上,累死都带着满足的笑脸。
鼓帝。
鼓帝是银溪龙上的一个白净小伙,12年那会儿我初见,不知道什么来历,出手就是一套复杂的鼓花。全城关没有的,没听过这样的,不知道他哪来的技法。我没在他的舟上划过,但我可以想象那一舟银溪的桨手竟然可以在端午节听维也纳级的独奏会,真是全城关独一份的爽歪歪。每次在河道上远远听到如奔浪一样这一下那一下婉转的鼓点响起,我就知道银溪的来了。跟银溪斗是种享受,又赢他,又一曲听爽。赢他是因为鼓皇在我这。听爽是因为维也纳大师是对手。
有时候看银溪跟其他龙斗,基本一套鼓点带走对手,带不走的不是对方实力碾压,就是舟型偏狭。
岁月是把杀猪刀,近两年看鼓帝小生,已经满脸皱纹,俨然一个白油油的大叔了。不知道今年银溪在不在。鼓帝有时候在周氏的龙上敲,城关最后的两条大板龙是周氏的,近几年也换新了。周氏的龙一般很少出现,出来都是凑热闹一两天。
现在的乐清龙舟,竞速为王,俱乐部为主,什么鼓皇鼓帝,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单一的鼓点直接上力量,马力论英雄。
除了我,谁会在意打鼓的花好听不好听呢?赢才是全舟人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