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时代,资源循环利用已成为文明社会的共识。校园食堂每日产生的剩菜叶中有着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若弃之如敝履,无异于将 “绿色宝藏” 遗落尘埃。而憨态可掬的蜗牛,恰似大自然赠予的 “变废为宝” 魔法师,以柔软的身躯悄然赋予剩菜叶新生。
奇妙开幕,探索剩肴 启动仪式后,孩子们成立了项目化小组,共同绘制小组标志。
孩子们走进食堂,认真记录菜叶种类与重量,在惊叹每日堆积的 “绿色宝藏”的同时他们不禁开始思考——我们能否将这些剩菜叶利用起来呢?
带着这个问题他们来到校园的草丛、花坛旁小心翼翼地寻觅蜗牛的踪迹,希望这个小小的生物能帮助他们完成剩菜叶的再利用。
认识蜗牛,巧手塑形 在老师带领下孩子们解锁了蜗牛身体的奥秘。栩栩如生的模型、细致的讲解,让蜗牛的硬壳、触角与腹足不再神秘。大家专注聆听,将知识悉心记录,亲手完成的蜗牛手册,也成了这场探索之旅的珍贵纪念。
观蜗百态,执笔绘形 小朋友们拿起画笔,将自己心中的蜗牛画了出来。有的蜗牛穿着彩色的壳,有的蜗牛长着长长的触角,每一幅画都充满了小朋友们的想象力。
午后时光,超轻粘土在孩子们指尖轻盈跳跃,转眼间幻化成憨态可掬的蜗牛与鲜嫩菜叶。折纸间,彩纸翻飞流转,一只只灵动的小蜗牛跃然掌心。
筑巢护蜗,乐享收获 通过几天的观察,孩子们发现蜗牛偏爱潮湿、阴暗的环境,为了自己的小蜗牛能住得更舒适,孩子们化身 “蜗牛家园设计师”。画笔轻舞间,一张张设计图上,奇思妙想肆意生长,每一笔都藏着对蜗牛的呵护与期待。
设计图完成后,孩子们又化身 “自然采集家”,穿梭校园寻找材料,将小树枝、圆润石子、斑斓树叶纷纷入袋。回到教室轻手轻脚布置蜗牛的新家,将蜗牛温柔请入。
细心饲养,收获满满 安置好蜗牛的温馨小窝,“小小饲养员”们带着蜗牛回家。他们投喂食堂剩菜叶,专注观察蜗牛进食的模样,认真记录点滴变化。
与蜗牛相伴的日子里,孩子们不仅感受饲养乐趣,更在探索中发现:柔软的触角翻动菜叶,便是大自然赋予的 “变废为宝”智慧。这场“‘蜗’们一起变废为宝”的活动,让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与蜗牛结下情谊,既懂得珍惜粮食,也掌握了许多可持续发展的小知识。愿未来,更多精彩活动继续为孩子们的成长添彩!
来源:乐清市实验小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