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乐清市外国语学校高中部为高一学生们开展了生涯周系列活动之学业规划讲座,由总校长郑学化主讲。郑学化校长是高级生涯规划师、温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生涯发展分会会长、国际青少年生涯教练以及温州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该句出自《礼记·中庸》。毛泽东《论持久战》亦曾引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本次讲座,郑校提醒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要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计划和准备,并从专业角度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 郑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学生们感受到人生道路上的几个阶段选择,“兴趣、机遇、坚持”是郑校通过自身经验做出的总结,这也是个体能够成功选择的条件。郑校向学生们介绍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升学的各个阶段,再用时间尺展示了学生们高中三年的主线任务,引出学生们应该有一个规划。 疑惑提问
最好的规划就是为了长期生涯发展少走弯路,而做出的更好的生涯决策,并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行动的过程。这个规划应该是学业、专业和就业的三业结合,可以指向未来,得到更好效果,获得最高效率。 同学们认真聆听
国内高等教育升学途径有常规的十大类,又分为23小类:第一大类是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二大类是成绩优秀或有学科特长等创新潜质;第三大类是艺术类招生;第四大类是体育类招生;第五大类是偏远地区贫困地区招生;第六大类是政治条件和身体素质过硬;第七大类是少数民族的考生;第八大类是特殊优惠类;第九大类是高职单招;第十大类是港澳和国际学院(有外语特长)。 郑校给学生们分析了新高考的理想是更科学、更优化、更人性,也指出学生的“选课”难题是7选3的不易,有调查表明学生选课的主要考虑有九点,郑校指导学生们在面对选择时在“趋与避”之间,以“避”的方式排除会更容易获得选择,也要反问“我是谁?”——我喜欢什么?(兴趣)我适合什么?(性格)我能做什么?(能力)我想要什么?(价值观)。 人的一生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选择,有的选择甚至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发展。最后,郑校寄语在座学生:无论是学业还是职业,人只有在于自己兴趣类型相吻合的环境中才能够取得最好的成就,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产生最强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来源:乐清国际外国语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