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垟街道位于乐清市东南面,东濒乐清湾,与台州市玉环市隔海相望,与洞头区大门镇一桥相连,地域总面积26.3平方公里,辖1个城市社区、23个行政村,共有户籍人口6.5万、外来人口6.4万。翁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于2019年3月,下设2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6支特色志愿服务团队(社会组织)、多个志愿服务场所,注册志愿者达1万余人。
一直以来,翁垟街道坚持以常态化文明创建为契机,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不断完善平台建设,聚焦服务阵地、服务力量、服务活动三个主要素,精准发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按照“高标定位、全域推进”要求,翁垟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不断拓展延伸活动阵地,实现文明实践建设提质扩面、提档升级。
一是狠抓全域化建设。通过整合盘活全域资源,按照有场所、有计划、有队伍、有制度、有记录、有成效的“六有标准”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域建设,阵地建设覆盖率达100%,形成实践所、站阵地链,打造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发展”的文明实践新局面。
二是狠抓阵地深化拓展。探索将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从街道、村社向“和谐志工”等社会公益组织及非公企业、两新组织延伸,做到场地共建共享、资源集聚壮大,切实形成“1+1大于2”的倍增效应。
三是狠抓“掌上阵地”建设。依托“志愿浙江”、“印象翁垟”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与自媒体融通联动,打造“线上+线下”两个阵地。今年以来,在“志愿浙江”发布活动205场,“印象翁垟”公众号宣传活动46场。
新时代文明实践主体力量是志愿者,只有建好志愿者队伍才能确保实践活动有序开展。在翁垟,“红马甲”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积极开展便民为民志愿服务活动,用点滴温暖传递社会大爱,架起与群众的“连心桥”。
一是多元化壮大志愿队伍。充分整合机关、村社、企业、学校以及社会团体等志愿者力量,按照专业+业余相互补充、专职+兼职相互辅助的原则,不断发展壮大文明实践队伍。按照干部、群众意愿,聚焦群众需求大、最关心的领域,组建了文明城市创建、政策理论宣讲、医疗卫生、扶贫帮困、消防安全宣传、交通安全宣传、禁毒宣传、普法宣传及矛盾纠纷调处等10余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特色队伍,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二是常态化赋能志愿队伍。安排专人指导志愿者在志愿浙江平台注册,实施人员招募与信息动态管理,做到志愿者底数清;通过专题讲座、业务指导、“一对一”培训等多种形式,定期对志愿者分级分类开展培训,不断强化业务知识。
三是制度化激励志愿队伍。建立“积分+礼遇”模式,在乐清志愿积分兑换制度上,优先将贡献较大、表现突出的志愿者推荐入团入党、评优评先以及赠送电影票、生活用品等物质礼遇,并对优秀志愿典型广泛进行宣传,不断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志愿服务活动是文明实践阵地之魂,是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效抓手,是街道开展中心工作的重要平台。
一是与民生微实事相结合。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模式,通过“面对面”问民意访民需,精准化提供点对点志愿服务。今年来,开展政策宣讲、疫情防控、贫困帮扶、疫苗接种、法律咨询服务、环境治理等民生微实事类志愿活动500余场次,受益人群达6万余人次。
二是与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定期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随手志愿”“垃圾分类”“文明劝导”以及模范典型、星级文明户评选、文明村社(单位)创建、“我们的节日”等志愿活动,着力打造具有翁垟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积极培育文明新风尚。
三是与网格化建设相结合。依托微网格建设,将辖区细化为360个网格,搭配322个网格员,以村社“一肩挑”为微网格长,村双委、党员、村民代表等任微网格员,使文明实践触角有效向下延伸,让文明实践与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同频共振、同向同步。以网格为单元搭建的文明实践网格,让文明实践成为群众你呼我应的“中转站”,也让文明实践服务更加有的放矢、粑向发力,切实打通了文明实践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接下来,翁垟街道将继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主阵地,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切实做到实践阵地便民化、志愿队伍多元化、服务项目精准化、工作运行常态化,探索组织更多居民乐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翁垟落地生根。
来源:印象翁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