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8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疫”线中的市三医逆行尖兵,日夜坚守在抗疫一线

[复制链接]

6445

主题

6449

帖子

7651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76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清之窗 发表于 2022-4-13 16: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核酸检测需求量激增,每一张科学准确的核酸检测报告背后,是核酸采样人和核酸检测员的辛苦付出。如果说抗疫人是“疫”线的逆行者。那么核酸采样人和核酸检测员就是逆行的“尖兵”。乐清市三医就有一批这样的“尖兵”,他们冒着风险、直面病毒,完成核酸采样及检测工作,坚守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
△乐清市三医赵存琴在扫码。

3月29日晚,赵存琴与同事完成了一批次密接人员的核酸外采任务后回到医院。做完后续工作后,她返回家中,但却不时看看手机,生怕有什么任务错过了。赵存琴是乐清市三医手外科护士长,是医院核酸采样团队中的“精兵”。2020年1月疫情发生以来,她是院内首批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到后来的核酸采样工作、防疫培训等,她以自己熟练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责任感,完成了一次次紧急任务,也帮助院内防疫工作流程向专业性、科学性不断提升。

2020年9月,赵存琴作为核酸采样人员,在七里港码头为重点人员进行定期采样,此后,便一直奔波于医院和采样的路上。“一次外采任务,我记得凌晨3时电话响了,我3时多就赶到了医院,9时完成了所有的采样,才想起来没喝水和吃饭。”赵存琴说,这样的紧急任务常常会有,家人也总会一觉醒来发现她半夜又出去工作了。

“我是院内首批防疫人员,也常常参与一些新技术、新流程的培训,业务娴熟,且我家住得离医院比较近,车程只有十来分钟,所以可以做到随叫随到。”因她精湛的技术和出色的组织能力,赵存琴总是作为一些重要任务的首选人员,参与了龙港、苍南、温州市区等多次支援行动,并担任组长。

“鼻咽拭子采样通常会比较不舒服,但若凭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去掌控分寸,便能减轻这种不适感。”赵存琴说,采核酸时也会碰到一些年纪特别小的孩子,最小的才10个月大,通常她采完了,宝宝都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而一些害怕采鼻咽拭子的人员,她也会立刻安抚,3秒以内快速解决整个流程。如此温柔又技术好的“大白”,让她在工作中总是得到群众的夸奖。
PCR实验室分为试剂制备区、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分析区3个区域。其中,样本制备区是实验室最凶险的区域。乐清市三医检验科副主任兼PCR组长郑玮说,为了不破坏气流的稳定性,实验室一般减少空调的开启。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在负压的状态下“全副武装”,在高温下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而这对检验人员来说,是一项不小的体力考验。
记得有一次,因为长时间穿戴严密的防护装备,郑玮觉得胸闷气短,整个人出现晕眩的感觉,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度,她强撑着挺过去,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检验人穿戴防护装备,一进实验室工作就要7-8个小时,为了减少防护装备的浪费,都会控制饮食摄入量,每次直到工作结束换班才会走出实验室。一天最多只能吃上两顿饭,忙的时候甚至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这两年下来,郑玮和同事们的胃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身体免疫力下降,感冒的情况时有发生,大家的体重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每天面对数千份结果未知的待检测样本,潜在的风险不言而喻。“身边好多人都开玩笑说,你们都不怕死的么?怎么不怕,但一进入实验室,满脑子想的就是怎么跑在病毒前面,根本顾不上那么多。”疫情发生初期,郑玮曾在发热门诊接触过阳性确诊病例,这份特殊的经历让她面对病毒时能做到更好的自我心理疏导。

工作的忙碌,让郑玮几乎成为了家里的“隐形人”。家里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五年级,一个上幼儿园,都由两家的老人分别负责照顾。每每下班回家,要么已到深夜,孩子都已经睡去,要么孩子们都还在学校,孩子们若是很想妈妈,还需要通过微信视频才能见到她。难得有休息陪伴孩子的时间时,身为PCR组的组长,她还时常需要电话沟通处理工作,这让郑玮心里觉得很亏欠两个孩子。

还有许多如他们一样日夜奋战的白衣天使,他们迎难而上,逆行出征,用医者仁心和无私奉献诠释了职业的崇高与神圣,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成为这座城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来源: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8-27 02:56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