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4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痛心!温籍巨星潘富恩陨落,享年90岁

[复制链接]

780

主题

801

帖子

926

积分

小二

Rank: 4

积分
9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冬日私语 发表于 2023-7-20 10: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潘富恩
1933-2023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当代宋明理学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复旦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复旦大学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潘富恩先生,于2023年7月18日凌晨2时12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潘富恩先生1933年12月6日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先后求学于潘桥中心小学、浙南三育学校、瓯海中学及南京中华三育学校,曾随无锡国专顾实先生修习古文。1951年考入上海学院中文系本科,1952年院系调整后并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于中文系。1956年复旦大学作为建国后第一批设立哲学院系的三所高校之一,成立哲学系并开始第一届招生。潘富恩先生于当年调入哲学系,同时作为青年教师选派至北京大学进修中国哲学史,两校商定其进修要求并指定由著名哲学史家张岱年先生指导,专攻宋明理学。潘富恩先生在北京大学期间研究方向主要为“陆象山的哲学研究”和“李恕谷的哲学思想”。1957年参加了于北大临湖轩举办的中国哲学史座谈会,并在《光明日报》发表第一篇哲学论文《叶适的唯物主义认识论》。1958年调回上海,下放沪郊农村。1959年起开始协助严北溟先生主讲中国哲学史。1965年任讲师,1980年任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教授,并开始***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1985-2000)、校学位委员会委员。1990年,由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哲学学科博士生导师。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外还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第一届至第五届理事,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副主编、《辞海》编委兼中国哲学史分科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潘富恩先生潜心治学、研精覃思,长期任教于复旦大学,在宋明理学以及先秦哲学教学与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潘富恩先生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包括老子、韩非子在内的先秦哲学和朱熹、陆九渊、方以智等为代表的宋明理学中的逻辑结构、范畴命题以及认识论进行了探索。1962年于《文史哲》第4期发表了《论老子“道”学说》,引起学界关注,并获得《人民日报》和《文汇报》的摘要报道,1963年于《新建设》第3期发表了《论格物致知》。1973年春潘富恩先生撰写的《中国古代两种认识论的对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量高达80万册,产生了广泛影响,1985年该书修订为《中国古代认识论史略》。

改革开放后,潘富恩先生的研究方向逐渐集中在宋明理学领域,成为当代宋明理学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潘富恩先生出版了《吕祖谦思想初探》(1984)、《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研究》(1988)等力著,后在此基础上,拓展成《吕祖谦评传》(1992)和《程颢、程颐评传》(1996)两部代表性著作,在中国哲学界宋明理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对宋代洛学和婺学的学术研究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至今仍有重大参考价值。《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研究》长达37万字,在宋明理学发展的大背景中对二程自身的哲学体系作了全面而精详的分析,并以范畴研究贯穿于二程经济、政治、哲学、伦理以及教育等思想中,填补了当时国内尚无有关二程系统研究的空白。《程颢、程颐评传》也于1996年获评第八届全国图书“金钥匙”一等奖。潘富恩先生有关吕祖谦和婺学的研究,也是建国以来国内婺学研究的首作。他对南宋婺学调合朱陆,兼取其长,并开清初浙东学派通经致用之先声的思想体系做了深入分析,至今仍然代表着这一领域研究的极高水准,获得海内外学界的高度认可。

20世纪中后期,百业待兴,中国哲学学科亟需一批承前启后的辞书接引后辈学人,潘富恩先生作为主编或副主编,集中精力参与编写了五部辞书和《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第一部是《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1985),严北溟先生为主编,潘富恩先生任副主编并负责撰写宋元明清部分条目,此书于1986年获评上海市第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第二部为《中国思想家传记汇诠》(1989),王蘧常先生任主编,潘富恩先生为副主编之一,负责编写宋明部分传记的诠释;第三部是《中国哲学三百题》(1988),是与夏乃儒、祝瑞开、丁桢彦诸先生共同主编。此书以问答形式,解答中国哲学史上学派事件、人物思想、概念命题、典籍名篇,深受读者的欢迎,几次再版;第四部是《孔子大辞典》(1994),由张岱年先生主编,潘富恩先生任副主编并协助主编定稿,负责孔子伦理思想以及先秦、魏晋、隋唐、宋元部分;第五部是四卷本的《中国理学》(2002),由潘富恩先生和徐洪兴教授主编,该书获得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1年,由匡亚明先生特邀,潘富恩先生担任学界享有盛名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副主编,分管哲学史类的书稿组稿和复审工作。他先后撰写了《吕祖谦评传》、《范缜评传》,同时还投入大量精力审定了23部书稿,为丛书做出了巨大贡献。

潘富恩先生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建系元老,与复旦哲学系的诸多前辈一起筚路蓝缕,为复旦哲学系的筹建、发展、壮大贡献了大半生的心血。在他任教期间,桃李春风,孜孜不倦,曾先后开设《中国哲学史》、《先秦哲学》、《中国古代辩证法》、《中国古代认识论史》、《宋明理学》及《二程思想专题研究》等十多门课程。其授课不事声华,尤其注重对典籍史料进行疏释考证等基本功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再作哲学义理的阐发。其学风厚重稳健,深得学生好评。潘富恩先生长期担任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为人公道宽厚,深受同仁之信任,在选才用人方面为整个复旦大学哲学系以及中国哲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潘富恩先生非常留心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带出了三十多名博士,曾是培养中国哲学博士生最多的导师,桃李满天下,为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贡献了大批后备人才,其中吴震、杨泽波、王新春、郭沂、徐洪兴、徐仪明、白奚、林宏星、刘康德、洪军、吴学国、徐克谦、董平、李仁群、孔令宏、潘畅和、陈迎年等人至今仍活跃在学术研究的第一线,在各自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潘富恩先生与人为善、提掖后学,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作为答辩主席或答辩委员主持及参与全国各地中国哲学博士论文答辩,并曾由张岱年先生指定为北大第一批文科博士的评审委员。

潘富恩先生还尽心竭力培养和指导了大批外国留学生及访问学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建国后复旦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后任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外交部高级顾问、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苏中友好协会主席的季塔连科,曾在潘富恩先生两年多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了《墨子思想研究》一书。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鲁汶大学汉学系主任钟鸣旦教授,在复旦进修期间为撰写明清之际“西学东渐”问题的博士论文专程求教,潘富恩先生为他详细指导了宋明理学,并带他去福建等地实地参访。此外潘富恩先生还指导了日本新潟大学原副校长深泽助雄教授、德国汉学家瞿开森教授、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现任校长李集雅教授等来自法国、韩国、秘鲁和马里等地的海外知名学者和大批海外高级进修生。

梁木其坏,哲人其萎。潘富恩先生的逝世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中国哲学界的巨大损失。进德修业,修辞立诚,潘富恩先生的道德与文章是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与写照。潘富恩先生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将“人”字写端正,看重学术道德和气节,一生最敬佩其师张岱年先生的为人风范和道德文章。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潘富恩先生的精神与人格将永远激励后进学子,在一代又一代师生之间薪火相传。
潘富恩先生***!
来源: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241

帖子

4294

积分

小四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94
沙发
青春不打折 发表于 2023-7-20 11: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联通
一路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493

帖子

703

积分

小二

Rank: 4

积分
703
板凳
沙丁鱼的滋味 发表于 2023-7-20 13: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1853

帖子

3215

积分

小三

Rank: 6Rank: 6

积分
3215
地板
切尔西 发表于 2023-7-20 13: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 电信
不懂就问哲学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7527

帖子

8838

积分

初二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838
5#
爱看电影 发表于 2023-7-20 13: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8-16 19:47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