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2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下闻人 柳下乡贤丨“平民院士”不平凡的一生——王克明先生事略

[复制链接]

6350

主题

6354

帖子

7385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73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清之窗 发表于 2023-7-20 09: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人物名片
       王克明(1939~2013),柳市镇黄华村人。我国杰出的材料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原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波姆物理学会科学成员,第四、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称号。长期从事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及材料改性的研究工作,获得丰硕成果,为我国在离子注入光波导研究领域作出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柳市镇诞生过两位中科院院士,一位是施立明先生,蟾东人;还有一位就是王克明先生,黄华人。
王克明先生在实验室。山东大学王雪林供图

       王克明先生一生,科学成就斐然,教育硕果累累,而更重要的是他执着而自信的科研精神,以及谦和、无私、质朴的品行,随着时光的沉淀,越发熠熠生辉,值得后人敬仰与学习。
王克明向来访者介绍实验室。 山东大学王雪林供图

       今年7月20日,是王克明先生去世十周年的日子。谨以此文,献给为科学与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王克明先生。

1.从黄华出发踏上科研路
       1939年3月2日,农历正月十二,地处瓯江口北岸、素有“温州咽喉”之称的黄华,本该龙灯出游,锣鼓喧天,是最热闹的时节。然而,此时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从上年开始,瓯江口的海面上,日本侵略者的汽艇不时出没,战争的硝烟从四面八方聚拢,令人惶恐不安,路上偶有行人走过,也是步履匆匆。

       这天,黄华王家诞下一名男孩,婴儿的啼哭声,穿透湿冷而沉寂的空气,显得格外嘹亮。

       王家主人蕙荃,身材魁梧,急公好义。其少时因家贫而早早辍学,通过刻苦自学,能写会算,善于发明。1922年,研究机器制瓦,试产顺利,后因资金困难中断,发明专利被德国人买去。1937年,发明多丝灯泡,可任意调节电灯亮度。次年春,赴上海筹办灯泡厂,因日军入侵,无奈放弃。

       此时年近半百的王蕙荃膝下又添一子,自然喜上眉梢,人生的艰辛和乱世的纷扰一时抛于九霄云外。他引《尚书·尧典》“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之句,给孩子取名克明,寄予修身弘德、睦族兴邦的厚望。

       克明五六岁时,一家人在院里乘凉,蕙荃一时兴起,问克明和其兄长志异:“世上什么东西最快?”志异抢答:“飞机最快!”克明却说:“应是人的思想最快,想到哪里就到哪里。”一起乘凉的大人们听后,无不拍手称赞。

       王蕙荃自己小时候没机会读书,而今稍有积蓄,对孩子的教育尤为上心。1945年9月,虚龄7岁的克明踏进了黄曹乡中心学校(前身为黄华学堂,后数易校名,当地人习惯称之为黄华小学,即今柳市镇第九小学)。在小学里,王克明年龄比同年级的大多数同学小,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

       1949年,王蕙荃因公牺牲,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自此,王家家境每况愈下。但克明无忘父亲嘱咐,在兄长王志异的帮助下更加刻苦勤学。1951年7月,王克明考入浙江省立温州中学。9月,他从黄华马道出发,乘船横渡瓯江,到温州城区求学。说来也巧,其父王蕙荃正是黄华马道创筑者之一,他当年与郑侠等乡贤捐资出力,只想着为百姓造福,却没料到冥冥之中成为儿子人生扬帆起航的见证人。

       1954年7月,王克明初中毕业,升入浙江省立温州中学(后改称浙江省温州第一中学)高中部。班主任林书立,博学温和,深得学生喜爱,曾开设《作家与作品》讲座,讲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名言,对王克明等一众学生影响深远。高中三年,王克明连续3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学生。

       1957年,王克明以优异成绩被山东大学物理系录取,跟随学校先后在青岛、济南学习。1960年9月,转入新组建的山东大学物理二系,学习核物理。次年7月,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被分配到山东大学原子物理教研室,从此踏上科研与教育之路。

2.漂洋过海再深造
       1961年开始,王克明主要从事高能物理(核乳胶)研究。

       1962年9月,他到北京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进修核乳胶测量技术,居住的招待所离研究所将近有两小时的路程。两个月时间里,他坚持每天天不亮就出门,从未迟到,下班天黑后才回到住处。招待所的工作人员很好奇这位年轻人起早摸黑规律性的行动,当得知缘由后,深深地为其认真负责的精神所感动,每天特意早起为他开门。

       1963年11月至1965年1月,王克明在北京大学利用苏联进口的核乳胶显微镜从事9GeV(吉电子伏,能量单位)质子与乳胶核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其时,我国正处于艰难时期,给本就充满艰辛、要求无比精细的科研工作增添更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冬天,严寒袭人,实验室冷如冰库,他用冻得红肿的手,精细地转动着显微镜工作平台的控制齿轮,目不转睛地搜寻着显微镜下微妙的变化。夏天,骄阳似火,酷热熏蒸,他依然忘我地工作着,一坐就是好几小时。如此,年复一年,王克明以坚韧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进行着科研工作。

       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际上兴起将离子束技术应用于集成电路,而离子束则由加速器或离子注入机(高压小型加速器的一种)产生。1970年,王克明参加山东大学离子束研究室主任刘清前主持的“离子注入机的研制”项目,提出“实物虚像”的设计新思路,并与曾宪楠等人一起,将实验室原有的体积庞大、成本高昂、仅能用于实验的加速器改造为35KeV(千电子伏)离子注入机。

       1972年,国内著名半导体工厂——上海元件五厂主动与山东大学离子束研究室取得联系,要求协作研制离子注入机。王克明与同事们通过夜以继日的奋斗,终于在1973年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用于集成电路批量生产的60KeV硼离子注入机。上海元件五厂将这项研究成果应用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上,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先后获得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

       取得一系列成绩的王克明并没有因此固步自封,他想到国外去开阔眼界,学习人家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汲取更多的科学养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1978年,他考取了出国留学预备生。当时,外语要求考英语,而王克明原先学的是俄语,这对年届不惑之人来说,的确是很大的挑战,但还是被他克服了。

       1980年1月,王克明漂洋过海,远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贝尼分校留学,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在该校学习的留学生。那时,中国改革开放还不久,在大多数外国人眼里,中国人没有文化知识,到国外只能在餐馆打工或干一些粗活。所以,经常有人会问王克明:“你在哪个餐馆工作?”这话如荆棘扎心,令他终身难忘。王克明老家黄华有一句谚语,叫“人有脸,树有皮,不争名利争口气”,他深知作为一名中国知识分子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他要为国人争口气,要为改变祖国的面貌而奋力拼搏。他主动给自己加任务,除参加导师的研究工作外,还经导师同意参加其他几位教授的研究课题。

       1980年7月14日至18日,第二届国际离子束材料改性会议在奥尔贝尼分校举办。会议期间,王克明有幸见到本学科国际一流的科学家、教授、学者,通过学术报告和交谈,触摸到专业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从而确定了他今后的研究方向: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和离子注入光波导的研究,并沿着这个方向奋勇奔跑,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用他自己的话,是“科学研究无止境,一进到这个领域就拔不出来了……”

       在美留学期间,王克明还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进修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和离子束分析。

       1982年2月,王克明留学结束,满载收获回到祖国的怀抱。

3.鞠躬尽瘁作出奠基贡献
       留学归来后,王克明重新回到山东大学离子束研究室,与同事们继续研究“400KeV离子注入机”。这项从1974年开始、数十人参加的科研任务,直到1985年才顺利通过鉴定,后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历时十年有余,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与此同时,他开始将研究的重心转向离子与固体(特别是晶体材料)相互作用及离子注入光波导。

       1988年,王克明首次提出“KTP晶体离子束形成光波导”的设想,并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1年样品出来后,由于山东大学还没有测试光波导的设备,他只好带着样品到国内其他单位寻求帮忙,出乎意料的是测试结果居然“没有光波导现象”。在“失败”面前,他选择了自信,选择了不放弃,把样品带回封存在实验室的抽屉里。直到1997年,山东大学的检测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一次,他的博士研究生在做光波导的导模测试时,他把尘封已久的样品重新拿出来,经过多次重复测量,证实光波导现象确实存在。随后,一家SCI刊物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

       王克明曾说:“科学家要耐得住寂寞。”的确,不仅在探索研究过程中要耐得住寂寞,在等待结果时还要守得住寂寞,这个从“沉睡”到“复活”足足等了6年的科研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此后,他和他主持的研究组又在26种光电晶体中形成位垒型光波导,其中17种为首次形成,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好评。这些成果都是基于“高能轻离子高剂量”模式达成的。

       “高能轻离子高剂量”模式形成的波导是多模的,虽然在国际上被普遍使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注入剂量较高,注入时间较长,相对损耗大、成本高。在实际应用中,更具应用价值的是单模波导。

       1993年,王克明首次用低剂量1.5MeV(兆电子伏)铜离子在铌酸锂晶体形成增加型单模波导,注入剂量比MeV氦离子注入形成光波导低两个数量级,为制备具有实用价值的单模波导在国际上开了先河。学界称这种方法为“高能重离子低剂量”模式,与“高能轻离子高剂量”模式相比,其离子注入剂量一般要低两个数量级左右,注入时间缩短10~100倍,成本大幅降低。

       王克明和他的研究团队利用这一模式,首次在15种晶体上形成波导区折射率增加的光波导。此后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墨西哥等国家的研究组也相继进行了效仿研究。2005年,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离子注入光电晶体波导结构的基础研究”结题验收时,专家组认为“发现了‘高能重离子低剂量’形成波导区折射率增加型光波导的新方法、新模式”,给予极高的评价。

       此外,他还提出了用激光脉冲沉积法制备掺Er的KTP晶体波导激光薄膜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重离子注入光电晶体中的射程和损伤分布,发展了重离子在多元靶中的平均投影射程及其离散的有效计算方法。

       五十余年的科研生涯中,王克明先后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170余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他主持的科研项目屡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其中《离子注入光波导和缺陷研究》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粒子与光电材料相互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鲜花与掌声的背后,一定是辛勤的汗水。“科研需要创新,创新就要打破常规,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精神是科研工作者的精神支柱。”王克明不止一次说过这句话,而且身体力行,以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迈向科学的高峰。他喜欢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寻找创新的突破点。他坚守实验室,有人说他“不在实验室,就在去实验室的路上”,经常工作到深夜,明亮的灯光,洒在他满头的白发上,银光闪闪,分外耀眼。

       2007年12月,王克明当选中科院院士。这对科研工作者来说,是莫大的肯定,他却谦虚地将这一荣誉归功于研究团队以及为他们提供科研条件的单位。

       王克明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先后担任第五届亚欧国际等离子体表面工程会议联合主席、第二届中韩先进信息功能薄膜研讨会大会主席。2012年9月,担任第十八届离子束材料改性国际会议大会主席。这届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是首次在中国举办。会议除开幕式外,还有9个大会邀请报告、67个会议邀请报告和249个墙报要进行,需提前做大量的筹备工作,而这些工作却是他在实施癌症手术后没多久开展的,尤为劳神费力。他为推动国内相关领域科研国际化,不辞辛劳,鞠躬尽瘁,为中国离子束学界走向世界作出奠基性的贡献。

       2013年7月20日,王克明安详地离开了人世。然而,他的精神以及他对科研、教育的贡献,却深深地扎根神州大地。

       他生前积极谋划指导成立的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设在山东大学),于2013年11月通过验收,2018年通过评估考核,对促进山东大学物理学科的建设,加快物理学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发展,提升山东大学的国际地位和学术影响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率先对离子注入铌酸锂晶体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已成为当前热点领域“铌酸锂单晶薄膜”技术的重要基础,而铌酸锂单晶薄膜是目前学术界和产业界重要的基础材料,在现代通讯、人工智能、光量子信息等领域广泛应用。

       他生前指导过的博士生、现为山东大学教授的胡卉,其团队在汲取他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完成“大尺寸铌酸锂单晶薄膜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2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发展了离子束切片键合技术,成功制备出纳米级铌酸锂单晶薄膜并产业化,供货给全球200余家顶尖高科技企业和一流科研机构,用于高速电光调制器、高端滤波器、光量子芯片等核心器件,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相关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

       王克明走了,但他的科研精神,如同一盏明灯,仍为继续前行的科研工作者散发着铮亮的光芒;他的学术成果,如同奠基石,在后人的努力下,筑起更宏伟、更壮丽的科学大厦。

4.谦和无私不改质朴本色
       凡是一心攀登科学高峰的人,对物质生活的欲望总是极低的。王克明就是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人,他住得简陋,吃得简单,一身衣服可以穿好几年,出行喜欢骑自行车;他从不摆学术权威的架子,待人谦和、热情,脸上总是洋溢着平和的笑容。即便当选中科院院士后,依然无改质朴本色,“平民院士”由此得名。
笔者(左一)于王克明侄女王文君、
学生王雪林等在王克明故居考察。郑春海 摄

       王克明身兼数职,经常要外出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工作。出差旅途,他从不讲究交通工具和食宿条件,上了年纪后,还坚持自搬行李,不愿他人代劳。有一次,他带着卢霏等学生去北京做试验,由于赶时间,只买到站票就上了火车。他和学生一起挤坐在靠近厕所的过道上,致使腰部扭伤,回来后进了医院,过半个多月才好起来。

       王克明为人低调,处事公私分明。2005年,王克明要去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向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汇报他的研究进展,特邀妻子黄慕斌的学生郝京诚(曾师从薛群基)陪同。临行之际,郝京诚联系了化物所刘维民所长,请他派车接机和安排住宿。两人在兰州住了一个晚上,次日在返回兰州机场的途中,王克明掏出准备好的机场往返费用240元和两间宾馆住宿费370元,执意让郝京诚转交给司机和化物所。

       2009年4月21日,王克明受邀参加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和信息技术科学部“材料科学前沿”技术科学论坛学术报告会。这次报告会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举办,而他的哥哥王志异一家住在杭州。会议结束后,王克明打算顺道看望一下许久未见的亲人,便打电话让侄女王文君开车来接。事后,有人问王克明:“您是受邀嘉宾,完全可以让浙大派车送一下。”他说:“看望亲人是私事,用公家的车不合适。”

       王克明曾说:“最高兴的是看到学生的成长。”他致力教育五十余年,培养研究生30人,其中博士26人,可谓桃李芬芳。他提倡学术民主,组织课题讨论班,引导学术争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捕捉前沿问题;还帮助学生设计课题、启发思路、修改论文,为学生的进步,倾注大量的心血。他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无微不至。出差时,经常会买些当地的特产回来分给学生。工作之余,有时还邀请学生到家里吃饭,给他们做最拿手的菜。

       当选中科院院士后,年近古稀的王克明,原本可以轻松一些,少带几名研究生,可当遇到求知若渴的学生找上门时,他又割舍不下,以致他所带的学生数量不仅没少,反倒成了山东大学里带学生较多的导师。

       2012年6月,王克明查出患肝癌。2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实施了手术。9月,他不顾身体虚弱,仍接收了一名博士研究生。12月,病情反复,他转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治疗。住院期间,平时打针,他都会回到家中,并把课堂从实验室搬到家里,定期召集自己的研究生,了解他们科研任务的进展情况,布置一些英文文献让他们阅读。直到2013年4月住进ICU病房无法开口讲话,他的教育工作才不得不歇下来。生命不息,教育不止,王克明完美注解人民教师的“烛光精神”。

        2013年1月,或许他早有预感,这将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曾经少年意气风发,而今两鬓染霜,他要赶在生命终了之前,再次亲闻故乡泥土的芬芳。他带着家人回到乐清老家,几天时间里,亲人相聚,故友走访,乡愁在熟悉的乡音里被拉得悠长悠长……
来源:今日柳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1-27 05:18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