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赵大爷,与慢阻肺打了多年“交道”,长期忍受着肺气肿和两侧肺大疱疾病带来的折磨。平时,他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走稍远一点的路或爬一层楼梯,就累到必须坐下休息,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近期,赵大爷在右侧胸闷胸痛6天之后,症状突然加重,满脸痛苦地被家人送到乐清市人民医院急诊室。
胸腔闭式引流:可算能喘口气了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赵大爷本身就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此次右肺像是个被吹得太满的气球,破裂之后,气体漏了出来,并发了右侧气胸。“这就好比原本就破破烂烂的房子,这下又塌了一角。”接诊的急诊科医生马上组织会诊。当晚,胸外科值班医生钱杰仓主治医师接到会诊通知后,查看了赵大爷的检查结果,为他做了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这手术就像是给憋闷的胸腔开了一扇窗户,随着右侧胸腔内的气体一点点被引出,赵大爷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展开来,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脸上也有了些许血色。他长舒一口气说:“可算能喘口气了!”之后,赵大爷入住胸外科,准备接受进一步治疗。
胸腔镜下肺减容术:让肺叶重新舒展 赵大爷入院后第二天,人民医院外聘专家章响艳主任医师和本院南海霖主任医师带领团队,仔细探讨了赵大爷的片子。赵大爷的情况不容乐观,其右上肺全是肺大疱,被破坏的肺组织就像一个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小气球,占据了右侧胸腔的大量空间,把右中肺和右下肺都挤到了“角落里”。幸亏,右中肺和右下肺的肺质量还能勉强过关。两位专家一致认为,要是能把这些捣乱的肺大疱切除,那么右中肺和右下肺就能“松口气”,重新舒展起来。赵大爷的情况,正是胸腔镜下肺减容手术的适应症。术前,医护人员们争分夺秒,积极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制订应急预案。2月19日,章响艳主任医师主刀,南海霖主任医师、钱杰仓主治医师和叶楠医师等组成的胸外团队以及麻醉手术科团队严阵以待。术中,医生们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胸腔内的情况,动作精准迅速,耐心又仔细地切除了肺大疱和右上肺已无功能的肺组织。在团队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赵大爷明显感觉胸闷气促的症状大为改善,脸上也重新有了笑容。2月27日,赵大爷满心欢喜地办理了出院手续。
科普 胸腔镜下肺减容手术,通过切除被破坏的肺组织,减少生理无效腔和肺动脉静脉分流,降低肺残气量和肺阻力,让肺通气和血流更顺畅,增加肺的弹性回缩,减少肺过度膨胀,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终末肺气肿患者的一道“希望之光”。术后,肺部疾病带来的不适症状将得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能大大提高,就像为患者重启了一扇通往美好生活的大门。 来源:乐清市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