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9日10时,当室外温度21度时,乐清市蒲岐镇温州冠佳食品有限公司的冷库内的温度为零下22度。整整15分钟,乐清市市场监管局港区所的陈琉毓身处近6万立方米的冷库内,对进口冷链食品翻查防疫情况。一走出冷库,他的眼镜片上立马起了一层白雾,他开始不断对着自己那早已冻得通红的双手哈气。脱下防护服后的他,脚步不停,立即去该公司一办公室内查看台账。
零下22摄氏度,是他这两年来常常遇上的工作环境温度。2020年,年终岁尾,随着全国多地频繁检测出进口冷链食品阳性,以及国内多地本土疫情多点散发,疫情防控迅速进入应急战时状态。“所在辖区内,大大小小的食品冷库有22个,我们立马组织人员,进入所有冷库进行排查。”陈琉毓介绍说,他们负责监管冷库进口冷链食品入库登记,查验“三证一码”、从业人员核酸检测,以及出库流向登记等任务。
“90后不怕冷,冬天不穿秋裤,这是我以往的作风,但如今秋裤是我的冬季必需品!”陈琉毓笑着说,自己作为一个南方人,却经常处于传说中的“冻得直打哆嗦”“冻到血液凝固”的环境中。
为保证对商品检测的准确性,陈琉毓需到一个冷库,拿着明细表对照货物逐件清点,逐件登记。每次一忙起来,就会忘了时间。“每次在冷库里,我的手机也经常会被冻到‘罢工’,当手机出现速度慢、读不出码的情况时,我才会感觉到冷,而那种冷是彻骨的。”陈琉毓告诉记者,工作中经常挨冷受冻,特别是夏季,室外温度大多有30多度,而冷库里永远显示的都是零下22度,温差在50度以上,而自己就需要来回切换,导致经常出现头疼脑热、感冒之类的症状。
除此之外,陈琉毓日常还有其他工作安排:督促被检查企业、确认整改落实情况,编辑汇总当日检查信息;巡查农贸市场、药店、水果店等单位的防疫工作;向冷链食品商户宣传进口冷链物防等。“我是一名党员,就要起到带头作用,即使每天的工作量大,我也会要求自己扎扎实实做好冷链食品监管工作。”陈琉毓说。
据统计,2022年1月1日至今,乐清市市场监管局港区所共计检查各类食品企业34家次,查验进口冷链食品8批次150吨,为大众织牢了食品安全防护网。
来源:乐清市场监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