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共同守“沪”,其利断金 ——市三医医护人员支援上海

[复制链接]

6445

主题

6449

帖子

7650

积分

小朋友

Rank: 1

积分
76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清之窗 发表于 2022-4-29 15: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 电信
上海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由于上海疫情形势严峻,自3月28日开始,全国多地出发的医疗队伍陆续抵达上海增援,4月3日,我院派遣4位医护人员随温州援沪医疗队一起驰援上海,在当地开展核酸采样、血液透析、入驻方舱医院服务,并深受好评。

4月22日,市三医再派出赵卫佐、余彬彬、叶珠凤三位医护人员增援上海。
4月14日晚上,我们温州血透医疗队欣喜的收到来自病人的一封感谢信,由中山医院血透室护士长代为转交。

“在这里要感谢浙江护士为病人付出的爱和帮助,特别是浙江温州何海娜护士,她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微笑的语言问侯和病人的透析互动好感动......她把爱,把治疗,把奉献精神给了我们病人,值得学习。今特请血液透析净化中心护士长以我个人和病人的名义向何海娜护士表示谢谢!”

何海娜是温州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今晚忽然转收到这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让她感到很意外,感谢这些透析患者的信任与支持!她说:“从初来乍到医院血透室,从刚开始的不熟悉到现在的得心应手,感激浙江温州血透医疗队队员们的帮助和鼓励,是大家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引导着我,更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促使我更加努力的去学习,服务好每一位血透患者。”

何海娜说自己是在上班途中忽然接到局里的电话,要求一个小时后马上到温州卫健委集合。在这个医院等级复评的节骨眼上,幸好得到乐湖主任的大力支持,她接到电话就赶紧回家,紧急收拾了一下换洗衣物并带上医院准备的一些物资 让丈夫送她去温州和大部队集合。孩子住校、丈夫对她的工作也是十分支持。她说,援沪,是一件很严谨需要极度认真对待的工作,出去则代表着自己的医院,一定要做好!

现在何海娜跟随浙江省援沪血透队到达上海支援二十多天了。她所在的第三组被分成两班轮转。每班有70多个患者,每个患者需要做4个小时的血透。为了做好自身防护,血透室的护士每天要穿一层防护服,戴三层手套。从准备到上机至透析结束,每一班都需要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穿着防护服的近8个小时里,不能吃喝不能上厕所, “早上9点半吃早饭,但到下一顿就要等到晚上6点多才能吃上一口。”

何海娜脱下防护服后,脖子上一大片的疹子:“很痒,但穿着防护服没办法抓,只好忍着。”但听到患者说“老师,你们的技术真好”“老师,你们救了我”“老师,谢谢侬”,何海娜说:“这一切都值得!”
何海娜祝福母亲母亲生日
收到患者表扬短信
“刚刚抵达上海,看着安静的街道,感受到了奥密克戎病毒肆虐的威力,让我们压力很大,但我们有信心一定会打赢这场‘战役’。”在进方舱医院之前郑亦林他们接受了防护服穿脱等一系列培训及考核,他们本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使命进入方舱医院。

“我们一个医疗组每个班次需要要对三百多病人担当诊疗责任,同时还要解决聆听他们的生活及其他需求,并要准确记录病情变化。”细心的郑亦林发现由于方舱医院刚刚投入使用,部分设施还没有完善,感染病人数量多,隔离时间长,与亲人分离等因素,让很多患者处于焦虑状态。郑亦林跟随温州援沪医疗队每天都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心理安慰、思想疏导,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同时针对病情向患者进行耐心细致地讲解,尽最大努力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以保证每位患者都能积极配合留观治疗。巡房时对情绪低落病人特别关注,必要时请示心理组医生予以药物治疗,告知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有益于病情恢复。

随着方舱医院工作越来越熟悉,郑亦林他们在完成本职任务同时,积极帮助病人生活所需,由于方舱医院后勤人员不足,病员就餐不便,医务人员就主动去帮患者领饭发饭,病人们非常感谢。部分病人不习惯方舱医院的食物 ,医生和护士都会定期上报给领导以增加相关食物以满足患者需求。
郑亦林方舱医院值班
与患者交流
钱琦娜、林斐然刚结束了方舱隔离点驻守任务,正打算全心全意投入到医院科室的正常护理工作,却突如其来迎来另一场战役,她们再次披上了白色“战甲”加入温州援沪医疗队。

快抵达上海的时候,钱琦娜、林斐然她们将外科口罩换成了N95防护口罩。到达目的地大约是17时10分左右,看见往日喧闹的城市和车水马龙的马路上空空荡荡,心里感到一阵难过。而心里默默地念着:“上海我们来了。”

到达的当日晚上,温州援沪医疗队就接到第二天有采样任务,大家确认好各个环节已是夜里2点半,休息了三个小时,五点半起床集合前往高校进行核酸采集,顺利完成了采集任务。4月6日,钱琦娜、林斐然随温州援沪医疗队前往持久战的“战场”,开始了他们的“攻坚战”。

在方舱的日子,所有队员裹在防护服里,戴着口罩,戴着面屏,变成了一个个“大白”。方舱的工作是无畏的,也是无味的,一成不变,重复着每天的工作,在密闭的隔离空间,各种不方便。然而方舱的工作也是充满希望的,看着一批批人来了,再看着他们走时的开心与迫不及待,一切,感觉那么有生机,充满希望。

“方舱里来了一个警察,看上去其貌不扬的小伙子一手正楷写的极为漂亮,等我第二天上班时,看到他在自己床头上写了大大的几个‘抗疫必胜’的大字。过几天,他又配合我们写下了‘战疫必胜’几个字,成了我们舱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在出舱时还给我们医疗队写了一封漂亮的感谢信。”林斐然带着笑意讲述着方舱的故事。
贴在方舱的表扬信
钱琦娜
林斐然

在方舱里炎热的空间里,医护人员们穿着防护服,汗流浃背,还要经常加班。由于方舱医院离入住酒店非常远,一有任务需要马上出发,所以在排班不固定时都不敢喝水,来回时长4个小时的车程时间,每天都在考验着他们的耐性,结合方舱医院工作时间要将近10个小时不能上厕所,即便如此,所有队员都没有抱怨,因为越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越要冲锋在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迎难而上,主动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医护人员的誓言,彰显医者本色。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上海的风景终将美丽如常!
来源: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乐清上班族网 ( 浙B2-20100310-1 )

GMT+8, 2025-8-26 04:14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