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白象镇西漳工业区始建于1992年,集聚了一批以机电及标准件产业为主导的企业。它目睹了工业时代的更迭,此刻也同样随着城市化进程启动了老旧工业区改造。
日前,随着桩基进场作业,西漳工业区沉淀的工业血脉迸发出强劲的力量,澎湃着涌向一个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浙南紧固件智能产业园。 西漳工业区 西漳工业区占地面积345亩,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以生产销售紧固件为主。紧固件即螺丝螺母,大到航天飞机、轿车和机械设备,小到桌椅、板凳,皆有其身影。而北白象紧固件产业是温州螺丝集群核心组成部分,有多年的产业沉淀。它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本地产业链的支撑。
北白象镇机械螺丝城位于前西漳村,是西漳工业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聚集着大批低小散企业。螺丝工业污染大、能耗高,历经30余年,规划、建设先天不足的螺丝城渐渐耗尽精力。园区破旧,容积率、建筑密度低,环保消防“挂科”,地皮下沉雨水漫入屋内,环境脏乱,道路狭窄车无处可停……辉煌时期曾助力螺丝企业腾飞的螺丝城,渐被时代抛弃。
这两日,丁先生准备搬离该螺丝城,为其发展腾出更多空间。1997年,他怀着满腔热忱入驻其中。从当年两间几十平方米的销售空间,到如今两幢上千平方米的厂房,他和小小的螺帽打了几十年交道。“这里是我起步的地方,给了我很多淘金的机会。但这两年,园区弊端逐渐显现,我的螺帽生意也陷入了瓶颈。”丁先生说。
丁先生表示,机械螺丝城位置佳,有一定的螺丝企业集群效应,届时,他希望自己的螺丝厂能和重建后的螺丝城同时归来。 时代呼唤通过对场地、建筑、内部空间的改造,赋予老旧厂房新的生命力。西漳工业区围绕规划建设一体化的目标,通过企业自主老旧厂房改造、成片标准厂房改造建设等方式,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集约利用土地,预计可增加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其中,企业自主老旧厂房改造共分3个地块,共98亩,涉及12个企业,目前已启动改造。成片标准厂房建设共分4个地块,其中40亩樟湾村标准厂房、40亩沙门标准厂房已建成投产。
目前,北白象机械螺丝城一期已开工建设。一期原本一层的厂房,重建后将达到五层,高度挑高至24米。原本3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改造后将提升至12余万平方米,土地利用空间足足扩大3倍。北白象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西漳工业园区的有机更新,他们一方面从硬件设施着手拓宽企业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对接乐清低小散紧固件企业的疏导纾困、精准服务,做好材料集采、产业孵化提升、产业智造、申请设立国家紧固件检验中心等产业配套设置,加强紧固件在应用领域的研究,提供从设计、选型到验证、检测等全方位服务,为紧固件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作贡献,引导紧固件产业良性有序发展。
预计两年后,一个集管理大楼、展示厅、产销供为一体的紧固件产业园,将带着全新的文化和发展方式回归城镇工业经济空间。 老厂房拆除现场 北白象机械螺丝城项目总投资为16972万元。考虑到筹资难度,北白象镇独创了北白象镇城投与村集体合作的模式进行建设。该镇城投通过网上挂牌拍卖,取得前西漳村机械螺丝城20年经营权,由镇城投负责建设标准厂房并每年向村集体分红,20年后将厂房无偿赠予村集体。
北白象机械螺丝城项目通过公开竞价方式取得厂房经营权。建成后20年,运营期间租金收入按80:20比例分成,20%归村集体所有。
北白象镇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螺丝城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完工后20年时间,预计将为村里增加11896万元的集体经济收益。后20年,收益全部由村里收取。 来源:今日白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