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上班族网
标题:
智仁乡垃圾分类新时尚,环境“美丽加倍”
[打印本页]
作者:
乐清之窗
时间:
2020-11-26 09:02
标题:
智仁乡垃圾分类新时尚,环境“美丽加倍”
(, 下载次数: 1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垃圾分类入桶。
垃圾分类,生态环境,事关千家万户,改变的是千百年来的老习惯,兴起的是新时代的新时尚。今年,智仁乡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逐步推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区域覆盖、全流程管控,打响垃圾分类攻坚战役。
易腐垃圾变身有机肥
临近中午,项女士在家门口洗青菜,整理出的残根菜叶,放在一边,新鲜的菜叶放回篮子里。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在现场看到,项女士特地将捆菜的绳子收集一起放一边,等菜洗完后,她将绳子放入其他垃圾桶,而残根菜叶放入易腐垃圾桶。“经过村里督导员和收集员的指导,我对垃圾分类有了一定的认识。有时候分错了,还会从垃圾桶里取出来重新分好。”项女士说。
“垃圾分类分的不错,烂菜叶放在了易腐垃圾桶,塑料分在了其他垃圾桶。我给你加分。”60多岁的俞师傅打开了项女士家门口的垃圾桶,往里面看了看,随手将各种垃圾桶分门别类地倒入垃圾车。
俞师傅是下岙村垃圾收集员,负责引导全村360多户村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每天6时多,俞师傅就会挨家挨户上门收集垃圾,一个早上4个多小时的工作量,还要不断劝说村民做好垃圾分类。“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时,大家还没养成习惯,或者说还不会分。”考虑到大家对垃圾分类不熟悉,俞师傅对每个垃圾桶都进行细致检查,发现不对就上门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了解,现在大家都分得不错。”话音刚落,俞师傅将所有收集的易腐垃圾运往中转站。在时间的沉淀下,这些易腐垃圾将迎来华丽转身。
“易腐垃圾将被统一倒入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制成有机肥料。”智仁乡相关负责人介绍,易腐垃圾闭环管理是智仁乡垃圾分类工作的“新玩法”。在农村,易腐垃圾在村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中比重较大,加之易腐垃圾存在容易腐烂、含湿量大、不易储存等特点,经过长距离运输之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为易腐垃圾“谋出路、找路子”成为该乡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关键点之一。
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投入使用以来,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该负责人介绍,清运人员只需将易腐垃圾倒入机器中,通过粉碎、脱水、发酵等一系列过程,易腐垃圾将就地转化为有机肥,变废为宝,实现了易腐垃圾闭环式管理。
垃圾分类教育进课堂
目前,智仁还在全乡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将垃圾分类知识传递到学生身边,通过增强他们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意识,从而带动身边人做好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纸屑、食物残余、废料……我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最终去了哪里?”“我们从地球获取资源,又将垃圾还给地球,这种特殊的‘交换’会带来怎样的结果,这个过程会产生新污染吗?”在智仁乡寄宿小学,“大手牵小手”争当环保小能手主题活动正在开展,该校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图文视频带领孩子们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志愿者现场解说垃圾分类知识,让大家更好了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课后,学校还开展了“垃圾分类”主题黑板报及手抄报比赛。
同时,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学校正将垃圾分类内容纳入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框架已经完成,预计月底就能完成。”该校负责人陈仙友介绍,近些年来,学校推出了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校本教材,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垃圾分类校本教材,将进一步丰富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的认知。
此外,学校还推出了情景剧,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对垃圾分类有更深入的了解。“垃圾分类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学校将把垃圾分类内容融入校本,将校园知识带回家庭,达到小手牵大手的效果。”陈仙友介绍,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更要引导孩子们从小做起,进行垃圾分类,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争当垃圾分类小标兵,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
长效机制分准更分好
为了激励村民既“愿意分”又能“分准确”,智仁推出了不少管用的“土办法”。
“垃圾分类是个新时尚,一开始农村陋习很难改,大家分的不准确,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督查和指导,大部分村民分的不错。”下岙村村委会副主任项才森的另一个身份是村里的垃圾分类监督员,他每天都会定点上门查看村民的垃圾分类做得怎么样。走在下岙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着垃圾桶,村民做到从“随时随地丢”到“定时定点收”。
为了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村里开展了“红黑榜”奖惩并举措施。“积分兑换”则以奖为主。对于塑料瓶等瓶瓶罐罐、废弃纸板等可以回收利用的,在规定时间内上门收购。对生活中的易腐垃圾,村民要准确投放,每天有垃圾收集员上门收集。此外,针对村民的投放情况进行打分,能持续保持垃圾分类准确的,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当然,对于不能做好垃圾分类的,则要上“黑榜”。
下岙村还将垃圾分类写入《村规民约》,成了村民们的一项生活准则。下岙村今年8月份提前召开垃圾分类工作会议,拟将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有了这一想法村两委便开始实施。会后,村两委成员通过打电话、发微信等线上工作方式,向全村村民征求意见、建议,最终确定了14条垃圾分类准则。
项才森说,把垃圾分类写进《村规民约》,希望村民提高分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此外通过垃圾分类奖惩体系等方式,真正让垃圾分类从“软引导”成为“硬约束”。
智仁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智仁乡多措并举,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增强行为自觉,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正确率,引领垃圾分类文明新风尚。
(, 下载次数: 1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1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来源:智仁乡人民政府
欢迎光临 乐清上班族网 (http://m.5iy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