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明亮的路灯,不仅点亮了乡村的夜晚,也照亮了百姓生活神采,偏远乡村路灯设施管理纳入政府管辖范围,将是一件民生大实事。
“这路灯坏了这么久,终于修好了,以后晚上走路骑车再也不用担心碰到磕到了”,路过翁南公路的村民对维修工人这样说,8月16、17日晚间,市路灯管理所组织人员对翁垟街道该路段13盏路灯进行修理更换,这是7月底组织的派驻翁垟街道工作站所述职暨专题问询后路灯管理所就朱启平等建言的有力回应。
据悉,翁南公路全长约2.5公里,是翁垟地团片5个村社通往雁塔片和柳市传统东大门(荷堡)主要交通道路,尤其经前几年绿化打造,此路段也成为村民群众健步、骑行的休闲场所。由于该路段路灯权属不清、基础配套设施不足,路灯维修及其它费用系民间众筹,碰上照明设施损坏等情形的,往往要费上诸多周折,这问题也成为附近干部群众的心结。据说,早些时候街道职能科室和属地村干部曾与市政园林部门沟通并初步形成共识,力争将此路段路灯列为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但因各自人员变动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7月份,街道人大工委搭台,组织基层工作站所述职,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通过面对面方式向站所负责专题问询,以推进微民生问题的解决,街道人大工委成员朱启平等闻讯后,深入调研、酝酿方案,并借活动机会向路灯管理所提问沟通、寻求帮助,此话题也得到了路灯管理所负责同志现场答复,于是有了上述路灯修理现场的场景。
下一步,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跟踪督促问询活动代表反映问题的整改落实,推进如“路灯设施纳入市政管理”等民生微实事的解决,争取件件得到“落地”。